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宋代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叠题乌江亭译文

【 译文 】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叠题乌江亭注释

【 注释 】

⑴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⑵壮士:指项羽。

⑶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⑷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⑸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叠题乌江亭赏析

【 赏析 】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诗歌开篇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自身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以,王安石在三、四两句中进一步阐释“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以辛辣的口吻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是不会替他卖力的。杜、王的观点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

  如果说杜牧是为项羽翻案,那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人与历史的关系本来就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首诗中,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将变法中的革新精神带到咏史诗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前人提出质疑,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王安石则属意史论史评,延伸了咏史诗的内容深度,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叠题乌江亭背景

【 背景 】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乳燕飞
有石楠红叶,飘下樽俎间,小饮而归,久立碧桃花下,即事赋之策杖南山去。 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 羽扇徐麾僮仆退,翠柳白沙西路。 帝赐我、阆风玄圃。 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 应念我,尘中住。 眼前儿女闲相语。 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樽俎。 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 共绿水、春风鸥鹭。 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花发闲庭户。 归到也,对花舞。
念奴娇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 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 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 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 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 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 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感春四首
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遍处处。 东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万山阻。 春风吹园杂花开,朝日照屋百鸟语。 三杯取醉不复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 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 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潇湘神(端午竞渡棹歌)
望湖天。 望湖天。 绿杨深处鼓F12AF12A。 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海漫漫-戒求仙也
海漫漫,直下无底傍无边。 云涛烟浪最深处,人传中有三神山。 山上多生不死药,服之羽化为天仙。 秦皇汉武信此语,方士年年采药去。 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 海漫漫,风浩浩,眼穿不见蓬莱岛。 不见蓬莱不敢归,童男丱女舟中老。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君看骊山顶上茂陵头,毕竟悲风吹蔓草。 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
秋意生何许。 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 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 送仙仗、年年须度。 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 千古恨,无新故。 聊须作意成欢绪。 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 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 况好是、新凉庭户。 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 乞些巧,调儿女。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秋日思旧山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