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望

白居易 唐代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

杭州春望译文

【 译文 】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见疏,终被杀害。所民间传说:他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应当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但展现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作者原注云:“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岂非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王思宇)

送潘秘校赴颍上簿
捧檄去三铨,招招客叩船。 倦游惊密雪,离思着幺絃。 淮月开帆暝,京尘减绶鲜。 枳鸾非久息,刷羽伫来旋。
咏雪赠张籍
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 飘飖还自弄,历乱竟谁催。 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 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 慢有先居后,轻多去却回。 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 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 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层台。 砧练终宜捣,阶纨未暇裁。 城寒装睥睨,树冻裹莓苔。 片片匀如剪,纷纷碎若挼。 定非燖鹄鹭,真是屑琼瑰。 纬繣观朝萼,冥茫瞩晚埃。 当窗恒凛凛,出户即皑皑。 压野荣芝菌,倾都委货财。 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碛迥疑浮地,云平想辗雷。 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万屋漫汗合,千株照曜开。 松篁遭挫抑,粪壤获饶培。 隔绝门庭遽,挤排陛级才。 岂堪裨岳镇,强欲效盐梅。 隐匿瑕疵尽,包罗委琐该。 误鸡宵呃喔,惊雀暗裴回。 浩浩过三暮,悠悠匝九垓。 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厚虑填溟壑,高愁cN斗魁。 日轮埋欲侧,坤轴压将颓。 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 著地无由卷,连天不易推。 龙鱼冷蛰苦,虎豹饿号哀。 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 威贪陵布被,光肯离金罍。 赏玩捐他事,歌谣放我才。 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惟子能谙耳,诸人得语哉。 助留风作党,劝坐火为媒。 雕刻文刀利,搜求智网恢。 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书堂前植竹今日移梅於其间
三径向来孤竹弟,一枝今日伴梅兄。 岁寒图上曾相识,一笑相看自有情。
滩哥石砚歌(有序)
朱舍人芾见滩哥石砚禁中,遂摹榻一本,装褫成轴,悬之书斋,命予作歌,填其空处。 朱君嗜古米黼同,三代彝器藏心胸。 滩哥古砚近获见,惊喜奚翅逢黄琮。 研煤敷纸巧摹榻,访我一一陈始终。 有唐四叶崇象教,梵僧航海来番禺。 手持贝叶写健相,翻译华竺谈玄空。 辞义幽深众莫识,当时授笔唯房融。 砚中淋漓墨花湿,助演真乘诚有功。 爱其厚重为题识,七月七日元神龙。 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电影生新容。 袤将四尺广逾半,作镇弗迁犹华嵩。 涉唐入宋岁五百,但见宝气浮晴虹。 南渡群公竞赏识,氏名环列萦秋虫。 朔元虽以实内府,弃置但使烟埃封。 方今圣人重文献,毡蒙舟载来江东。 风磨雨濯露精彩,奉敕舁入文华宫。 宫中日昃万軿暇,侍臣左右咸云从。 紫端玄歙尽斥去,欣然为此同重瞳。 重瞳一顾光照日,天章奎画分纤秾。 有才沉薶恨已久,石如能语夸奇逢。 维昔成周全盛日,兑戈彻衣并大弓。 藏诸天府遗孙子,用以镇国照无穷。 愿将斯砚传万世,什袭不下古鼎钟。 上明文德化八极,下书宽诏苏疲癃。 君方执笔掌纶诰,愿以此言闻帝聪。 老臣作歌在何日,洪武戊午当严冬。
采莲曲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 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 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秋风道上谁青眼,夜雪灯前自白头。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重过何氏五首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送韦司马别
送别临曲渚,征人慕前侣。 离言虽欲繁,离思终无绪。 悯悯分手毕,萧萧行帆举。 举帆越中流,望别上高楼。 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 逦逦山蔽日,汹汹浪隐舟。 隐舟邈已远,徘徊落日晚。 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想子敛眉去,知予衔泪返。 衔泪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暧暧入塘港,蓬门已掩扉。 帘中看月影,竹里见萤飞。 萤飞飞不息,独愁空转侧。 北窗倒长簟,南邻夜闻织。 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秋日思旧山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